
一、基础数据类型
数据 + 算法 = 程序,数据是程序的核心,数据类型是对数据的分类和定义。比如说你看见的游戏金币是一个整数,游戏角色的名字是一个字符串,这些都是数据类型的体现。
1、整数、浮点数、字符串
Python 中常见的数据类型有:整数(int)、浮点数(float)、字符串(str)
-
整数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数字,比如 -1、0、111、9999。
-
浮点数就是小数,比如 -1.1、1.111、9999.9999。
-
字符串就是一串字符,可以是字母、数字、符号等,比如 "Hello, World!"、"Python3.11"、"1.1"、"10"。
注意:字符串中的字符必须用引号括起来,否则 Python 会认为这是变量。
2、变量
变量是程序中存储数据的地方,变量可以保存任何类型的数据,比如整数、浮点数、字符串等等。并且变量顾名思义,就是值能发生改变的量。
可以将变量理解成一个盒子,盒子中可以装数据
变量的使用格式:变量名 = 值
# 定义一个整数变量
age = 18
# 定义一个浮点数变量
height = 1.75
# 定义一个字符串变量
name = "Alice"
变量中的值可以发生改变,并且这种改变是一种覆盖赋值

# 定义一个表示年龄的整数变量
age = 18
# 直接改变 age 的值
age = 19
# 通过运算来改变 age 的值,并赋值给 new_age
new_age = age + 1
# 通过运算来改变 age 的值,并赋值给 age 自身
age = age + 1
变量的名字又称标识符,命名规则如下:
- 第一个字符必须以字母(a-z, A-Z)或下划线
_
。 - 标识符的其他的部分由字母、数字和下划线组成。
- 标识符对大小写敏感,count 和 Count 是不同的标识符。
- 标识符对长度无硬性限制,但建议保持简洁(一般不超过 20 个字符)。
- 禁止使用保留关键字,如 if、for、class 等不能作为标识符。
建议变量名用「小写字母 + 下划线」(蛇形命名法),如 user_name、total_score(而非 username 或 TotalScore);
Python 中使用 # 来进行注释,# 后面的内容会被 Python 忽略,不会被执行。
3、初识 print() 函数
了解了常见的数据类型后,怎么使用这个数据呢?
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打印输出,print() 函数是 Python 中用于输出信息到控制台的函数,可以输出字符串、数字、变量等。
# 输出字符串
print("Hello, World!")
# 输出整数
print(123)
# 输出变量
name = "Alice"
print(name)

当然,你也可以输出运算
# 输出运算结果
print(1 + 1)
字符串可用单引号 ('Python')、双引号 ("Python") 或 三引号 ('''多行字符串'''/"""多行字符串""") 包裹: 单 / 双引号无本质区别,可嵌套使用(如 "He said 'Hello'"); 三引号用于多行文本(如段落、代码注释),支持直接换行。
# 三引号示例(多行字符串)
poem = '''床前明月光,
疑是地上霜。
举头望明月,
低头思故乡。'''
print(poem) # 直接输出换行格式
4、算数运算符
那接下来就让我们尝试一些更多的运算吧。
算数运算符是 Python 中最常用的运算符,用于对数字进行运算。和数学中的运算符一样,Python 中的算数运算符有加(+)、减(-)、乘(*)、除(/)等。
现在有两个变量 a = 10
和 b = 21
,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运算:
运算符 | 描述 | 示例 |
---|---|---|
+ | 加 | a + b = 31 |
- | 减 | a - b = -11 |
* | 乘 | a * b = 210 |
/ | 除 | b / a = 2.1 |
% | 取余 | b % a = 1 |
** | 幂 | a ** b = 100000000000000000000 |
// | 取整除 | 9 // 2 = 4 |
其中表格 //(取整除)和 %(取余)对新手易混淆
🌟 易错点提示:
//(取整除):结果向下取整(无论正负),如 9//2=4,-9//2=-5(而非 -4);
%(取余):结果符号与「除数」一致,如 9%2=1,9%-2=-1,-9%2=1。
优先级:和数学中一样先算乘除后加减,python 中的算数运算符从高到低的优先级为(同一行优先级相同即从左到右依次计算):
**
幂运算*
乘、/
除、%
取余、//
取整除+
加、-
减
举个栗子:
# 定义两个变量
result = (3 + 4 * 2 - 1) ** 2 / (5 % 3) + 10 // 3
print(result)
二、Python 中的输入输出
在编程中,输入输出是非常重要的操作。输入是指从外部获取数据,输出是指将数据展示给用户。另外输入的英语是 input,输出的英语是 output。
和之前讲过的函数一样,input() 函数和 print() 函数也可以接受参数,函数的使用规则格式被叫做语法,下面是详细介绍:
1、print() 函数
print() 函数是 Python 中用于输出信息到控制台的函数,可以输出字符串、数字、变量等。语法格式如下:

示例:
# 输出字符串
print("Hello, World!")
# 输出数字
print(123)
# 输出运算
print(1 + 1)
# 输出多个变量
name = "Alice"
age = 18
print("Name:", name, "Age:", age)
# 输出多个数据和变量,并自定义分隔符
print("Name:", name, "Age:", age, sep=" | ")
# 自定义结束符
print("Hello, World!")
print("Hello, World!")
print("Hello, World!", end="")
print("Hello, World!")
输出结果:

其中输出多个数据还可用 f-string 格式化输出(更易读),语法:print(f"文字{变量}文字")
name = "Alice"
age = 18
# 原写法
print("Name:", name, "Age:", age) # 输出:Name: Alice Age: 18
# f-string 写法(更直观)
print(f"我的名字是 {name},今年 {age} 岁") # 输出:我的名字是 Alice,今年 18 岁
# 支持运算和格式控制(如保留2位小数)
height = 1.753
print(f"我的身高是 {height:.2f} 米") # 输出:我的身高是 1.75 米
2、input() 函数
input() 函数是 Python 中用于从控制台获取输入的函数,语法格式如下:

那么我们输入的数据到哪去了?怎么保存我们输入的数据呢?
输入的数据会保存在变量中,比如:
name = input("请输入你的名字:")
print("Hello,", name)
input() 函数可以同时接收多个数据并保存到多个变量中,比如:
name, age = input("请输入你的名字和年龄,用空格分隔:").split()
print("Name:", name, "Age:", age)
其中的 split() 函数是字符串的方法,用于将字符串按照指定的分隔符进行分割,默认是空格。如果你输入 "Alice 18",那么 name 就是 "Alice",age 就是 "18"。
但是如果不写 split() 函数,input() 函数只能接收一个数据并保存到一个变量中,比如:
name, age = input("请输入你的名字和年龄,用空格分隔:")
print("Name:", name, "Age:", age)
那么当你输入 "Alice 18" 的时候,Python 会报错,因为 input() 函数只能接收一个数据并保存到一个变量中,而你试图将两个数据保存到两个变量中。
现在来写一个简单的计算三角形面积的例子吧。提示三角形面积海伦公式:
其中 p = (a + b + c) / 2,a、b、c 分别是三角形的三条边。

关键提醒:input () 无论输入什么,结果都是字符串!必须手动转换为目标类型(int/float)才能做数值运算。
完整代码示例:
import math # 导入数学模块,用于 sqrt() 函数求平方根
# 1. 输入三条边(转换为浮点数,支持小数)
a = float(input("请输入三角形第一条边:"))
b = float(input("请输入三角形第二条边:"))
c = float(input("请输入三角形第三条边:"))
# 2. 计算半周长 p
p = (a + b + c) / 2
# 3. 用海伦公式计算面积
area = math.sqrt(p * (p - a) * (p - b) * (p - c))
# 4. 输出结果(保留 3 位小数)
print(f"三角形面积为:{area:.3f}")
三、可能的问题
1、什么是控制台
控制台是 Python 运行时环境提供的一个输入输出的界面,用于接收用户输入,并显示输出结果。刚开始接触 Python 的时候,都是在又黑又丑的控制台输入代码,然后运行代码,查看输出结果。
2、Python 的动态数据类型
Python 的数据类型不是动态的吗?为什么计算海伦公式的时候没有自动转换?

Python 的数据类型是动态的,动态指运行时才确定变量类型,但仍需显式转换才能做数值运算。也就是说,Python 会根据数据的内容自动确定数据的类型。可以使用 type() 函数查看数据类型。
a = 10
b = "10"
print(type(a))
print(type(b))
#print(a + b)
print(a + int(b))
但是,Python 的数据类型转换不是自动的,需要我们手动进行转换。
而且 input() 函数获取的输入数据类型都是字符串类型,字符串也是有加法的,字符串的加法是拼接字符串,而不是数字的加法。
转换案例:
# 错误:直接用字符串做数值运算(新手常犯)
age = input("请输入年龄:") # 输入 18,age 实际是 "18"(字符串)
print(age + 1) # 报错:字符串不能和整数相加
# 正确:先转换为 int 类型
age = int(input("请输入年龄:")) # 输入 18,age 变为 18(整数)
print(age + 1) # 输出 19(正确)
# 若输入小数(如身高),用 float 转换
height = float(input("请输入身高(米):")) # 输入 1.75,height 是 1.75(浮点数)
print(height * 2) # 输出 3.5(正确)
3、Python 如何解决报错
在控制台的输出中,会在你的错误的代码下方用 ~~~^^^
标出,然后报错一般会出现在这段代码的附近

接下来一般会提示你错误的类型和错误信息,比如:ValueError 等
四、作业
1、基础巩固
单选题:下列哪个变量名是非法的?
-
_score
-
2ndName
-
level_1
-
MAX_SPEED
2、概念理解
判断题:Python 中 "5" + 5 会输出 10,对吗?如果不对,请说明原因并给出计算 10 的正确写法。
3、编程实践
编写程序:让用户输入圆的半径(浮点数),输出面积和周长(保留 2 位小数)。
提示:
- π 可用 3.1415926;
- 公式:面积 = π × 半径²(用
radius ** 2
表示平方),周长 = 2 × π × 半径; - 保留 2 位小数可参考 f-string 格式
{变量:.2f}
。
4、综合应用
没有学过控制结构可不做
海伦公式升级版:输入三条边,先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,若能则输出面积(保留 3 位小数),否则输出“不能构成三角形”。